一、三甲苯的制备方法?
1.由C9芳烃分离而得。
2.在重整重芳烃中均三甲苯约11.8%。但由于它的沸点(164.7℃)与邻甲乙基苯沸点极其相近(165.15℃),采用精馏法难以分离。
3.以偏三甲苯为原料的异构化法,分馏所得的1,3,5-三甲苯的单程产率为21.6%,纯度达95%以上,同时副产品有4%-7%的均四甲苯和9%的二甲苯。反应器床层平均温度260℃,压力2.35MPa,空整1.0h-1,重整氢与油的摩尔比为10:1,催化剂为缺铝氢型丝光沸石:铜:镍:粘结剂=85.2:0.5:15。在此条件下,偏三甲苯转化率46%,选择性47%,均三甲苯单程产率21.6%。日本三菱瓦斯公司用HF-BF3进行二甲苯分离、异构化,副产品含高浓度1,3,5-三甲苯的高沸物,经蒸馏精制可得该品。
4.丙酮在硫酸催化下脱水合成以13%-15%的收率可获得该品。将4600g(79mol)工业丙酮冷却至0-5℃,搅拌下加入4160ml浓硫酸,温度不超过10℃。加毕继椟搅拌3-4h,在室温放置18-24h。将产物进行水蒸气蒸馏,分离出1,3,5-三甲苯,再进行碱洗、水洗,蒸馏收集210℃馏分,在此馏分中加15g金属钠,加热至近沸点,蒸去2/3的液体,将剩余物蒸馏到210℃,高效分馏收集163-167℃馏分,得430-470g1,3,5-三甲苯。
5.在煤焦油和石油粗品中分离而得
二、三乙胺废水处理方法?
1.
调节含三乙胺废水的pH值至1-6,使该废水酸析破胶;
2.
向酸析破胶后的废水中加入含有铁元素的化合物和/或含有钙元素的化 合物以产生沉淀,进行第一次过滤处理,得到第一滤液,其中,所加入的含有 铁元素的化合物和/或含有钙元素的化合物的总量为每升含三乙胺废水中加入 1-100g;
3.
将第一滤液的pH值调节至9-13后,进行第二次过滤处理,得到第二滤液, 用萃取剂
三、废水处理三大基本方法?
第一种方法:物理处理法。主要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其中物理处理主要是利用机械设备来处理。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
第二种方法:化学处理法。主要是利用化学法进行处理,在废水中加入化学物质,使之和污染成分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对人体、自然无害的物质或者是胶体,从而去除掉水中的杂质。
第三种方法: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处理工业废水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会作为预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注意事项
以上三种谅,不同的情况下处理方法也是不同的,在进行处理的时候选择适合自己的。
四、甲苯萃取方法?
1,煤焦化副产的粗苯馏分中含甲苯15%~20%(质量),其数量与原料煤的性质、焦化深度有关。一般生产每吨焦炭可副产甲苯1.1~1.3kg。用硫酸洗除粗苯馏分中不饱和烃和杂质,再经碱中和、水洗、精馏,可得到纯度很高的甲苯。
2,催化重整油中含芳烃50%~60%(体积),其中甲苯含量可达40%~45%。催化重整油采用二甘醇、环丁砜、Ν -甲基吡咯烷酮等溶剂进行萃取以回收芳烃(见芳烃抽提),最后经精馏得到高纯度甲苯。
3,裂解汽油中芳烃含量为70%(质量)左右,其中15%~20%是甲苯。裂解汽油经两段加氢脱除二烯烃、单烯烃和微量硫,再经萃取、精馏,可得到纯度99.5%以上的甲苯。
五、均三甲苯和三甲苯区别?
均甲三苯是苯环上三个氢对称地被三个甲基取代而得到的芳香烃。
三甲苯一种芳烃,常用做有机合成中间体。
六、三甲苯与甲苯的区别?
三甲苯含有三个甲基,而甲苯只含有一个甲基
七、甲苯制取三溴甲苯的条件?
溴化铁做催化剂,可制得三溴甲苯
八、甲苯灭火最佳方法?
甲苯若出现不正常燃烧,则会导致有害燃烧产物的产生,包括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其这方面特性及灭火方式有哪些呢?
二甲苯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二甲苯有危险性,为了避免由于燃烧引起的损失,我们平时在生产使用中应当对于这几点多加的关注,做好日常的使用。
九、三氯甲苯变为三氟甲苯方程式?
第一步,将氯气、甲苯以及催化剂混合进行氯化反应;氯化反应温度为60℃,反应压力为2Mpa;
第二步,向第一步中硝化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氟化氢和催化剂进行氟化反应;氟化反应温度为60℃,反应压力为2Mpa;
第三步,将第二步氟化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精馏处理,得到三氟甲苯。
十、废水处理的方法?
1、物理法
物理法污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主要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水的化学性质。
⑴沉淀(重力分离)
污水流入池内由于流速降低,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在中立的作用下进行沉淀,而使固体物质与水分离。
这种工艺分离效果好,简单易行,应用广泛,如污水处理厂的沉砂池和沉淀池。沉砂池主要去除污水中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物,沉淀池则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大量的呈颗粒状的悬浮固体。
⑵筛选(截流)
利用筛滤介质截流污水中的悬浮物。属于砂滤处理的设备有格栅、微滤机、砂滤池、真空滤机、压滤机(后两种主要用于污泥脱水)等。
⑶气浮(上浮)
对一些相对密度接近于水的细微颗粒,因其自重难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可采用气浮装置。此法将空气打入污水中,并使其以微小气泡的形势由水中析出,污水中密度 近于水的微小颗粒状污染杂质(如乳化油)黏附到气泡上,并随气泡升至水面,形成泡沫浮渣而去除。根据空气打入方式的不同,气浮设备有加压溶汽气浮法、叶轮气浮法和射流气浮法等。为提高气浮效果,有时需要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
⑷离心与旋流分离
使含有悬浮固体或乳化油的污水,由于悬浮固体和废水的质量不同,受到的离心力也不同,质量大的悬浮固体被抛甩到污水外侧,这样就可使悬浮固体和污水分别通过各自的排出口排出设备之外,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
2.化学法
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就是向污水投加化学物质,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或是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属于化学处理法的有以下几种。
⑴混凝法
混凝法是向污水中投加一定量的药剂,经过脱稳、架桥等反应过程,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凝聚并沉降。水中呈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通常带有负电荷,胶体颗粒之间互相排 斥形成稳定的混合液,若水中带有相反电荷的电解质(混凝剂)可使污水中的胶体颗粒改变为呈电中性,并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大颗粒下沉。
⑵中和法
用化学方法消除污水中过量的酸和碱,使其pH值达到中性左右的过程称为中和法。处理含酸污水以碱作为中和剂,处理含碱污水以酸作为中和剂,也可以吹入含 CO2的烟道气进行中和。酸和碱均指无机酸和无机碱,一般依照“以废制废”的原则,亦可采用药剂中和处理,可以连续进行,也可间歇进行。
⑶氧化还原法
污水中呈溶解状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投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后,由于电子的迁移而发生氧化和还原作用形成无害的物质。常用的氧化剂有空气中的氧、纯氧、漂白 粉、臭氧、氯气等,氧化法多用于处理含氰含酚废水。常用的还原剂则有铁屑、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等,还原法多用于处理含铬、含汞废水。
⑷电解法
在废水中插入电极并通过电流,则在阴极板上接受电子。在水的电解过程中,阳极上产生氧气,阴极上产生氢气。上述综合过程使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在阴极上发生还原作用。目前电解法主要用于处理含铬及含氰废水。
⑸吸附法
污水吸附处理主要是利用固体物质表面对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吸附,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生物吸附等。 物理吸附是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在分子力作用下产生的,不产生 化学变化,而化学吸附法则使吸附剂和吸附质在化学键力作用下起吸附作用的,因此化学吸附选择性较强。此外,在生物作用下也可产生生物吸附。在污水处理中常 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磺化煤、硅藻土、焦炭等。
⑹化学沉淀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它和某些溶解物质产生反应,生成难溶盐沉淀下来。多用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
⑺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在污水处理中应用较广。使用的离子交换剂分为无机离子交换法(天然沸石和合成沸石)、有机离子交换树脂(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弱酸性阳离子树脂、强 碱性阴离子树脂、弱碱性阴离子树脂、鳌和树脂等)。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污水时,必须考虑树脂的选择性。树脂对各种离子的交换能力是不同的,这主要取决于各 种离子对该种树脂亲和力的大小,又称选择性的大小,另外还要考虑到树脂的再生方法等。
⑻膜分离法
渗析、电渗析、超滤、微滤、反渗透等通过一种特殊的半渗透膜分离水中的离子和分子的技术,统称为膜分离法。电渗析法主要用于水的脱盐,回收某些金属离子等。 反渗透作用主要是膜表面化学本性所起的作用,他分离的溶质粒径小,除盐率高,所需的工作压力大;超滤所用的材质和反渗透相同,但超滤是筛滤作用,分离溶质 粒径大,透水率高,除盐率低,工作压力小。
3、生物法
污水的生物膜法就是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污水得以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