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环保网

低碳生活方式是什么

林和环保网 0

一、低碳生活方式是什么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二、请结合我国的国情,谈谈低碳生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个个都是复制的高手啊!! 唉,复制有什么意思,那是你的观点吗!! 素质点吧!! 首先,低碳生活是一种自觉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民众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这种生活就不仅仅只是环保主义者所追求的生活,而是人人皆可参与。 其次,低碳生活促进了老百姓对社会、对家园的关心与爱护,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社会稳定,使百姓形成凝聚力,这才是它的重要性! 这是政治书上的!!

三、有没有关于减碳的资料?急用!!!!

你好!

低碳生活就是简约,简约、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低碳生活也意味着低成本,低代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开始我们的低碳生活吧。

1随手关灯,开关,拔掉电源插头,这是第一步,最简单的

2利用每张纸,双面印打 ,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要被砍掉的深林

3能不开车尽量步行

4不用熟料袋

5完美的浴缸不一定每次都用,如果用了,请用积水来冲洗马桶

6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即省电又维护电脑

7骑自行车上下班,不用油还能锻炼身体

8没必要一进门就把全部的照明灯都打开,人类发明电灯至今也不过130余年,之前的几千年都好好的过来了

9考虑到坐公交车为世界环境做的贡献

10请勿痴迷皮草,如果是,那就是一种返祖冲动

11可以这么认为,气候变暖的一部分是出于对使用空调暖气的报复,那就少用吧,能不用就不用,必须用酒调整最省电的模式

12 不用一次性洗漱用品,因为那是用石油制造的,石油可不是再生资源

13未必红木和真皮才能体现家居品味,建议使用竹制家具,因为竹子长的比树木快

14尽量把工作在白天完成

15少吃肉食,不然至少伤害三个对象,地球,自己和动物

16婚礼仪式不是你憋足28年甩出的面子,更不是家庭积累的pk,简约,低碳才是甜蜜文明的附加值

17水龙头能洗干净就行,不要拧到最大,速战速决

18 衣服攒够一桶再洗不是因为懒,而是那样节约水电

19 吧一个孩子从婴儿期养到学龄前花费也不少,部分玩具书籍衣服二手的也能用好

20堵车了,就安心的熄了火,等会吧

21定期检查轮胎气压,过低或过足都会增加油耗

22定期清洗空调,不仅为了健康,还省电

23 一般的车用93号油就好了

24 学习开车如何省油,少用刹车,把油门松了,靠惯性滑过去

25洗澡不用浪费,用个几升水尽快洗干净,顺便接起来好冲厕所

26勤俭节约,吃饭点菜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的打包吧,需要放冰箱就等冷却了再放进去,热气不仅增加冰箱做功,还会结霜,双重费电

27空调外机不需要穿外套

28用低泡无磷洗衣粉吧

29洗衣机开强档比开弱当更省电,还能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30电视机就别让它待机了

31电脑显示器调暗点吧

如果热水用的多,那就让热水器始终保持通电保温吧,因为这样所需用电要比将一箱凉水烧到相同温度要低

32洗干净同样一辆车用桶盛水只是用水龙头冲洗用水量的1/8

33 可以把马桶水箱的浮球调低2厘米,一年能省4立方水

34买电器就买节能的吧

35 中火烧水最省电(这可是实验证明的)

36 10年前乱丢电池是无知,现在就是完全不负责任了

37 随身常备筷子和勺子好啦

38冰箱内存放食物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过少过多都费电

39 要是开会就长话短说,效率最重要

40没什么特别的需要,就尽量买当地,当季产品,运输和包装常常比包装更耗能

41植树去吧,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买单

42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呢

43没必要用烘干器。衣服还是让它晒太阳好了

四、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800字文章急求

下班时将饮水机关掉、停车等人时将车熄火……这些节能减排的细节,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无形中既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今天在北京举行科技周活动之一“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上,与会专家认为,现在人们对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都有着比较充分的认识,而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付诸行动并坚持下去,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很多人围在咨询台前,领取并填写《北京市居民节能减排问卷调查表》。其中的一道题是“您平均每天的肉类食用量是多少”,很多人选择了“5两以上”。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调查,成人每天的精肉消耗量50克左右就已足够,粮食的生产过程同样会产生很多二氧化碳,而产出1公斤肉,就要消耗大约10公斤粮食。可见,目前我们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既不健康,也不环保。

谈到问题的原因,来自活动主办单位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的潘曙达理事长表示,现在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而且在节水、节电等方面还有很多自己的发明创造。但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能持续坚持下去的人,却并不是很多。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绿色出行”———能走路或坐公交,就尽量不开车,但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人还是倾向于有车的方便。

参与活动的志愿者、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包中碧认为,人们没有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不看重节省下的这点资源,比如我们常说的白炽灯换节能灯,虽然推广普及起来意义重大,但对单个家庭而言,一个月节省下的几块钱电费,并不足以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现在对于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更多地是号召人们具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而缺乏对人们自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对于如何让低碳生活走进千家万户,潘曙达说,政府推广绿色社区是一个有效途径。绿色社区在节能、节水、垃圾分类和绿化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标准,并经常进行环保的相关活动。现在各地都有绿色社区,在绿色社区中,会形成节能减排的氛围和环境,在提高人的自觉性的同时,对人们耗能和不环保行为也是一种约束;而且对周围的社区和家庭也能起到榜样带动作用。另外,还要继续加强相关方面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低碳环保的认识。

一些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表示,宣传节能减排,不仅要让人们了解低碳生活的意义,还要将低碳环保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人们知道低碳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比如我们都知道少使用一次性的筷子,可以保护许多树木免于砍伐。但如果我们知道很多一次性筷子卫生状况很差,会对健康造成威胁,相信会有更多人不会再选择一次性筷子。而每天走几次楼梯,不仅减少电梯的能量消耗,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