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MP5吗?
MP5,它在移动的状态下可以接收电视节目,还可以从互联网下载电影、视频。
2006年9月,深圳力合公司与华为、中兴、创维等23家企业被评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优秀企业”。力合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旗下的高科技公司,主要研究“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简单来说,地面数字电视是一个随时可以移动的电视。
做过互联网,现在又搞数字电视的力合数字电视公司总裁马飞虹则一直在考虑互联网与数字电视二者的利益交叉点在哪。在这样的背景下,力合公司推出了新一代个人便携移动终端产品MP5,它在移动的状态下,可以接收电视节目,还可以从互联网下载电影、视频。
马飞虹说,MP5的运营思路,就是实现数字电视与互联网的移动无线对接。“我们的产品将改变人们的生活。”马飞虹举例说,人们在等人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MP5看电视,或者上网下载一段最新的FLASH作品欣赏。MP3只能听歌,MP4的节目必须上网下载,内容无法及时更新。MP5实现了互动,而且实现了三网合一的应用,是顺应网络融合的大趋势而生的产品,力合将不断拓展个人多媒体终端的应用。
开创数字电视运营新模式
最大限度地挖掘“增值服务”,是MP5发展的关键。为了确保MP5能拥有充足而快捷的信息来源,今年,深圳力合耗资3000万元收购了全国影视娱乐服务消费额排名第一的“九州梦网”,以此作为便携式多媒体终端“MP5”的内容供应平台,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马飞虹认为,此次移动数字电视网络进入互联网领域,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联姻”。一方面,力合开发的紫荆神网利用九州梦网丰富的内容资源、客户资源及视听娱乐门户网站的功能,通过地面数字电视高速无线信号,为互联网广大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九州梦网借助紫荆神网的技术支持,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互联网带宽的瓶颈问题,通过紫荆神网的多种移动和手持接收终端产品收看流畅清晰的移动电视、无线IP电视广播业务、高速下载、多媒体信息广播等新媒体服务。两者的强强联合,将开创数字电视运营的全新模式。
虽说是朝阳产业,可是从技术到产业之间,有着很长的路要走。马飞虹预测说,MP5明年将全面进入普通市民群体。本届高交会,他希望MP5能通过这一平台,让陌生的MP5为更多人了解。
沙蚕养殖技术方面知识
沙蚕是一种生长在沿海和河口附近滩涂上的环节动物,可以作为钓饵,是鱼虾的天然饵料,同
时也是广东、福建、广西、浙江沿海居民喜食的佳肴。它作为对虾亲虾饵料不仅亲虾嗜食,而且能防止性腺退化; 日本每年大量出口沙蚕作为钓饵, 出口销售非常看好,而且价格居高不下;沙蚕本身就是一种海洋药物, 已被用于提取沙蚕毒素;利用沙蚕进行生态养殖,已取得很好果。可见沙蚕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生态价值均十分明显, 本文将其主要养殖方式及养殖技术要领作一详细介绍。
一
、沙蚕主要养殖方式
1.滩涂粗放型增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成本非常低,养殖技术要求不高,管理简单,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时
好时坏。因沙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一般在南方和北方的泥滩、沙滩、泥沙滩均有分布;中、高潮带的滩涂密度较高,尤其喜欢在具有大量大米草、红树林、芦苇的滩涂上栖息, 含泥量高的滩涂沙蚕资源最多、泥沙滩次之、沙滩最少。所以有条件的地区选择沙蚕养殖的滩涂最好是含泥量高、高潮位有植物分布的地区;如果只能选择泥沙滩或沙滩,就选择滩涂平缓的,可以使幼苗的流失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根据滩涂沙蚕斟酌自然资源多寡, 决定放苗的数量。若自然资源量丰富,在第一年开始养殖时适量放些人工苗,以后两年可以通过合理采扑(取大留小、轮采等)、“没巢”、避开大潮汛采捕等方法自然补充苗种,第四年开始必须继续放养人工苗,如果遇到灾难性气候,需要每年增补苗种; 若作为养殖的滩涂沙蚕资源平乏,那么在开始养殖时必须放养大量的人工育种, 以尽快使沙蚕成为滩涂的优势种,为来年可持续性生产打下基础。这种养殖方式适合面积大、承包费廉的滩涂养殖,成本投入少,而产出有可能多也可能少.风险较小。
2.滩涂半人工育苗、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成本低,养殖技术要求也不太高,管理上只多了观察塘的安全与否、将塘中的苗种经常分散,其余与粗放型增养殖方式的正常管理一致,但这种养殖方式能使产量相对稳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由于沙蚕4~1O月均能繁殖,集中产卵期是4~6月和8~1O月,按理论上计算每年的繁殖量足够补充因采捕而减少的数量,但每年的气候状况不同,特别是南方的台风和北方的季风往往会把刚
繁殖的沙蚕苗带走或使其天折。在养殖滩涂上围上几十亩不等的
低坝塘作为沙蚕的自然繁殖场,在繁殖季节先肥水,然后将异沙蚕体放入其中,就能获得一部分苗种,仅比粗放型增养殖方式多用很少的成本,但能收到几倍甚
至几十倍的效果。这种养殖方式是目前滩涂沙蚕养殖最为理想的方式。投入少,产出多,200 元/亩投资可产出2000~3000元/亩。
3.粗放型池沼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投入相对较大,养殖技术要求高,属高密度精养,产量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该养殖方式可以分为纯沙蚕养殖和与鱼虾混养两种模式。
1]池沼养殖:利用不适合鱼虾养殖的浅池洼或荒滩围塘(坝
高50cm),经过清塘、翻耕、肥水、放苗、投饵等的沙蚕养殖管理。养殖池塘最好能放干水,能经常充水即可;可采用人工苗种放养或半人工繁育苗种,定时加换水,产量十分可观,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2]与鱼虾混养:这种养殖方
式目的在于改善鱼虾池的地质环境,从而减少鱼虾的发病率,同时也可以为鱼虾提供高营养的自然饵料。在此种方式下养殖时应注意:沙蚕苗放养不宜过早,待鱼虾苗达到一定大小后放养沙蚕苗较
为合适,因为3cm-4cm 大小的沙蚕能摄食1cm左右的虾苗; 在培
养过程中要注意鱼虾塘的前期肥水, 否则过多沙蚕幼体容易造成池水过清,不利于鱼虾的生长,而且因透明度过大会使浒苔、石莼等大型定生藻类繁生,于鱼虾生长不利。
4.工厂化人工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投入大,产出也大,全部在人工控制下进行养殖。八十年代首先见于日本,多为先进行人工育苗,继而实行投苗放养。先在不铺沙的水泥池中人工育苗,待幼体快附着时投沙开始养殖, 成体养殖时铺沙30cm ,每天换水1次~2次,投饵2次~3次,若放养密度适中、温度适合,半年可达出售规格,产量为3k异/m 左右。这种养殖方式我国现在还没有进行,如果利用鱼、虾、蟹、贝育苗厂的闲季开展养殖,不仅有效利用闲置设施。还能创造效益,实为最佳的选择。
二、滩涂增养殖技术要点
1.生态习性、食性与摄食强度沙蚕营钻洞生活,退潮后埋栖在泥沙里,涂面留下许多圆形的小孔,穴孔直径约0.7cm,直接
开在滩面上, 沙蚕栖居深度为0em~30cm不等,但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温度较低时栖居较深以20cm~30era居多,随着温度升高,栖息深度日趋上升, 特别在5月以后其分布以10cm~15cm 居多,成熟的异沙蚕体一般在0cm~5cm的表层,个体小的-一般在表层里,适温范围在O℃ ~37℃ ,盐度7‰ ~35%。.pH7—8.5
2.养殖场地的选择,进行沙蚕养殖的滩涂最好是在河口附近,这一地区的饵料生物比较充足,滩涂上有机质含量最高,潮水涨退稳慢,含泥量较高,高潮带有丰富的植物(大米草、红树林、芦苇等)。沙蚕的食性为杂食性,个体较小时,喜食藻类,以扁藻,翼茧
形藻效果最佳, 长到3cm~4cm后,以混合型为好(藻类、有机质、鱼粉、糟粕、麸皮等),摄食强度与季节有关,水温较低时摄食量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加大,但在繁殖季节几乎不摄食。3.滩涂翻耕及敌害生物的清
除,放苗前必须对滩涂敌害生物进行清除, 以生石灰最为安全且有改善土质的功效。
4.苗种放养
根据滩涂中自然资源量的多寡决定放苗数量,沙蚕资源甚少的滩涂2000 条-3000 条/m ,资源量中等的滩涂放苗量为1500条-2000条/m ,资源量较大的滩涂放苗量1000条/m 以下,放苗的季节一般在4月~5月和8月~lO月。苗种来源:由日本进口② 各地区工厂化培育的苗种,规格为7-12刚节长的刚节幼体。⑧ 滩涂土池育苗,挑选异沙蚕体人土池肥水, 附着以后20天,分苗到滩涂。
5.日常管理经常观察沙蚕数量的变动,将过于密集区疏散到非密集区。
(2)注意气候变化,台风、大风期要做好防范工作。⑧ 观察生长情况, 生长不快时加强施肥投饵。④ 及时补充苗种⑧ 换水:~ 般不需大量换水,经常补充被蒸发的水量,若水质变坏,则需换水(I/2~I/3)进水后重新肥水。投饵:每天投饵1~2次。饵料种类:鱼粉,麸皮等,视水色控制投饵量,但必须每天投喂。⑦ 观察繁殖情况:经过一年以上养殖的池塘中遗留的大个体沙蚕在气候适宜时会大批成熟,特别在大潮期间较为集中, 如果数量较多,不宜排水,待5-6天附着后再排水,以保护幼苗。
6.起捕
放干池水, 人工将池底用钉耙翻开,一般挖深至25cm~30cm,将沙蚕挖入容器,一般不全部收捕,留一部分大个体,再补充一些苗种可持续生产 成熟个体的采捕可在大潮汛夜间用密网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