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都有什么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公里,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但是可能有供饮用的水.最近在月球阴面的一个很深的陨石坑底发现了冰.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冰可能是某次与月球相撞的彗星带来的.彗星的冰没有融化,因为月球的背阴面温度非常低。 月球有丰富的矿藏,据介绍,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月球上的岩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富含铁、钛的月海玄武岩;第二种是斜长岩,富含钾、稀土和磷等,主要分布在月球高地;第三种主要是由0.1~1毫米的岩屑颗粒组成的角砾岩。月球岩石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60种左右的矿物,其中6种矿物是地球没有的。
科学家指出,要开发月球必须对月球进行全面的探测,了解月球的资源,并逐步对资源进行开发。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是。以铁为例,仅月面表层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亿吨铁,而整个月球表面平均有10米厚的沙土。月球表层的铁不仅异常丰富,而且便于开采和冶炼。据悉,月球上的铁主要是氧化铁,只要把氧和铁分开就行;此外,科学家已研究出利用月球土壤和岩石制造水泥和玻璃的办法。在月球表层,铝的含量也十分丰富。
月球土壤中还含有丰富的氦3,利用氘和氦3进行的氦聚变可作为核电站的能源,这种聚变不产生中子,安全无污染,是容易控制的核聚变,不仅可用于地面核电站,而且特别适合宇宙航行。据悉,月球土壤中氦3的含量估计为715000吨。从月球土壤中每提取一吨氦3,可得到6300吨氢、70吨氮和1600吨碳。从目前的分析看,由于月球的氦3蕴藏量大,对于未来能源比较紧缺的地球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许多航天大国已将获取氦3作为开发月球的重要目标之一。
月球表面分布着22个主要的月海,除东海、莫斯科海和智海位于月球的背面(背向地球的一面)外,其他19个月海都分布在月球的正面(面向地球的一面)。在这些月海中存在着大量的月海玄武岩,22个海中所填充的玄武岩体积约1010千米3,而月海玄武岩中蕴藏着丰富的钛、铁等资源。若假设月海玄武岩中钛铁矿含量为8%,或者说二氧化钛含量为4.2%,则月海玄武岩中钛铁矿的总资源量约为1.3×1015~1.9×1015,尽管这种估算带着很大的推测性与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月海玄武岩中丰富的钛铁矿是未来月球可供开发利用的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
克里普岩是月球高地三大岩石类型之一,因富含钾、稀土元素和磷而得名。克里普岩在月球上分布很广泛。富含钍和铀元素的风爆洋区的克里普岩被后期月海玄武岩所覆盖,克里普岩混合并形成高灶和铀物质,其厚度估计有10~20千米。风暴洋区克里普岩中的稀土元素总资源量约为225亿至450亿吨。克里普岩中所蕴藏的丰富的钍、轴也是未来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的重要矿产资源之一。
此外,月球还蕴藏有丰富的铬、镍、钠、镁、硅、铜等金属矿产资源,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出贡献。 此外,还有真空环境,低温环境等。
小灵通系统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小灵通是个人通信接入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的俗称,它采用微蜂窝技术,将电话以数字无线方式接入固定电话网,作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充分利用固定电话网资源,因此也被称为无线市话。通过小灵通手机或者固定单元,可以在移动中或者固定地点实现通话和其他数据业务功能。由于其手机机身小巧、资费便宜,因此被称为“小灵通”。
我国的小灵通技术是将PHS技术和程控交换技术相结合而开发的技术,目前广泛使用的小灵通系统有PAS(Personal Access System)系统或者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系统以及PHS系统等几种,而并非单纯的PHS系统。
PHS核心技术由日本NTT研制。1994年,日本推出PHS系统实验网,1995年7月,经日本邮电省批准,NTT和DDI率先推出基于PHS技术的移动电话服务,1995至1997是PHS技术在日本发展的主要时期,自1997年12月始,PHS用户不断减少并最终在日本走向衰落。
我国将小灵通定位于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由无线连接代替固定电话最后几百米的电缆连接,将原有的固定电话从住宅、办公室内的通信延伸到室外、城市内或者城市之间的通信,并借助于低资费特点,促使小灵通迅速膨胀式发展。
系统组成及其核心技术
小灵通系统的组成 以PAS系统为例,小灵通PAS系统在现有的固定网络上通过V5接口将本地交换机(LS)与个人手持电话系统—无线本地环路(PHS-WLL)相连接,再与空中话务控制器(ATC)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用固定电话网来提供移动业务。
频率分配和多址技术 根据信息产业部《关于PHS和DECT无线接入系统共用1.9GHz频段频率台站管理规定的通知》,规定1900MHz~1920MHz频段用于无线接入系统。
PHS系统的基站和手机之间采用TDD(多载频时分双工模式),基于时分多址TDMA结构。
信道动态分配技术 小灵通系统采用微蜂窝技术,将整个服务区划分为多个微小区。与移动通信系统不同的是,小灵通系统不是采用为每个小区站分配固定的使用频率,而是随着通话过程为小区站自行分配最佳的频段和信道。小灵通系统把微蜂窝技术和信道动态分配技术结合在一起,有助于解决小灵通频率资源短缺的问题,也提高了系统的容量。
小灵通的主要技术特点
小灵通技术本身既存在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在我国小灵通的发展中,一直存在对小灵通技术方面的争论。
优势 小灵通应用以来,除了资费低以外,一直以其系统和手机发射功率小、终端机身小巧且待机时间长为技术上的宣传卖点。
小灵通基站和终端的发送功率目前主要分为三类,即10mW、20mW的小功率基站,200mW、500mW的大功率基站,以及同样属于大功率基站的卫星定位系统(GPS)基站。
因此,小灵通的基站发送功率均小于500mW,远小于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的发送功率3000mW。同样,小灵通手机的发射功率仅为10mW,也小于普通移动手机600mW至1000mW的发送功率。
小灵通手机不仅机身轻巧,而且一般都能够达到6至8小时通话、500至800小时待机的长使用时间,远高于普通移动手机。并且,由于采用数字技术和信道动态分配技术,使得小灵通频率利用率非常之高,而相应的系统建设成本则因为设备简单而远低于GSM和CDMA移动通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