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淡水资源情况?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江河也缺水,黄河连年出现断流。楼兰古城因为缺水,只剩下几处断垣残壁。罗布泊因为干涸,成为生命禁区。
中国七大水系中日前极大部分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普遍超标,全国7亿多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
珍视水,就是珍视生命。 中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总拥有量约2.7Tm3,可供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量为1—1.1Tm3,居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计,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列为世界第109位。我国是严重的缺水大国,在40多个严重缺水国家中位居前列。
而且,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与耕地、人口的地区分布也不相适应。在全国总量中,耕地约占36%、人口约占54%的南方,水资源却占81%,而耕地占45%、人口占38%的北方七省市,水资源仅占9.7%。在时空分布上也不平衡,70%左右的雨水又集中在夏、秋两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以上不利的自然因素,注定了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上世纪末对全国640个城市统计,有300个左右的城市不同程度地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月缺水16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2000亿元。
进入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据预测,2010年全国总供水量为6200~6500亿m3,相应的总需水量将达7300亿m3,供需缺口近1000亿m3,203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10000亿m3,全国将缺水4000~4500亿m3。也就是说,在今后30年中,水资源供水量要增加4000~4500亿m3,完成这项任务非常艰巨。
水资源是量与质的高度统一,水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由于污水排放量和毒性的增加,污水排放前又未能全部妥善处理,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二、我国的水资源供需情况?
中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则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一百一十名之后。缺水状况在中国普遍存在,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国约有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一百一十多个。 中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中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利用与供需矛盾 中国地表水年均径流总量约为2.7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陆地径流总量的5.5%,占世界第5位,低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和美国。中国还有年平均融水量近500亿立方米的冰川,约800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及近500万立方千米的近海海水。目前中国可供利用的水量年约1.1万亿立方米,而1980年中国实际用水总量已达5075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资源的46%。
三、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第一,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第二,受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大。第三,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以及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第四,受全球性气候变化等影响,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变化,北方地区水资源明显减少。东南多西北少 水资源分配不均 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因此,河湖的分布、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各大河的流域中,以珠江流域人均水资源最多,人均径流量约4000立方米。长江流域稍高于全国平均数,约为2300~2500立方米。海滦河流域是全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人均径流量不足250立方米。简单说就是: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 总量丰富 人均占有少 分布不均匀四、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什么情况?
森林资源
①森林资源特点:
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
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
②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三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我国人工造林面积世界首位。
③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
④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状况。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太行山绿化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
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
五、重庆高校博士研究生录取情况
博士研究生教育在重庆
博士学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高的学位,对于科研人员和高级职位申请者来说,博士学位是必不可少的。重庆作为中国的直辖市,拥有多所一流的高校,其中的研究生教育也备受瞩目。然而,博士研究生的录取并非易事,需要经历严格的选拔过程。那么,重庆哪些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录取形势比较好呢?
重庆高校博士研究生录取形势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重庆的主要高校中,博士研究生录取的一般情况。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都是博士研究生招生的重点院校,其录取难度相对较大。这些高校在师资力量、科研基础、硬件条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博士研究生的录取条件比较严格,竞争激烈。
此外,重庆理工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高校也在博士研究生教育方面有一定的水平。虽然这些高校在某些学科上的实力不如前面所提到的重点高校,但也有一定的录取门槛和标准。这些高校在培养博士研究生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科研设备及技术支持也较为重视。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高校如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三峡学院等提供博士研究生教育,尽管相较于前面两类高校来说,录取难度会相对较低一些,但依然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
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
对于想要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重点院校还是其他高校,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申请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方向以及师资力量、科研设备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出合适的选择。
此外,申请者还可以参考往年的录取情况和招生要求,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目标定位。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申请过程需要耐心和决心,申请者需要在准备申请材料、备考考试、联系导师等方面做出充分的准备和努力。只有具备充足的学术能力和积极的心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录取环境中脱颖而出。
总结
总之,重庆作为一个教育发达的城市,拥有众多的高等学府,其中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也备受关注。无论是重点高校还是其他高校,都有着可以提供良好科研环境和导师资源的优势。申请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攻读博士学位。重庆高校博士研究生的录取难度因不同院校而异,申请者需要在准备申请过程中充分准备,并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对于重庆高校博士研究生录取形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再生资源回收整改情况 | 如何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全面升级?
再生资源回收现状
再生资源回收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重要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再生资源回收链条长、环节多,市场监管不足,导致垃圾分类、资源回收难以规范进行。
整改措施
针对再生资源回收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积极出台政策和措施,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全面升级。从立法、执行力度到监管措施,都在积极改进。
政府政策支持
强化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管理,推动相关企业规范发展。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再生资源回收模式。
技术创新推动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再生资源回收流程,提高再生资源回收效率。同时,开展资源利用技术研究,推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
市场监管强化
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监管体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信用评价,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公众参与意识提升
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识和参与意愿。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培养社会各界对环保工作的责任感。
未来展望
随着再生资源回收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和执行力度的加强,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再生资源回收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希望能带给您对再生资源回收整改情况的更多了解,也期待您能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七、我国农村微水电资源分布情况如何?
中国小水电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理论蕴藏量有15亿kW,可开发的资源为7000万kW。到1987年底,已开发15.8%,潜力很大。在全国2300多个县中,有1104个县的可开发资源超过1万kW,其中471个县的可开发资源为1~3万kW,499个县为3~10万kW,134个县超过10万kW。小水电资源的特点是主要分布在远离大电网的山区,所以它既是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电网的有力补充。从资源的分布看,长江以南雨量充沛,河流陡峻,水力资源丰富,是开发小水电的重点地区。黄河与长江之间,小水电资源主要在大别山区、伏牛山区、秦岭南北、甘肃南部和青海省的部分地区。新疆、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及天山南北、阿尔金山南麓为小水电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华北及东北的小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太行山、燕山、长白山及大兴安岭等地区。
八、江苏高校研究生教育专业设置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江苏省,有众多高校提供研究生教育,涵盖了各种专业。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江苏有研究生的大学都有哪些专业。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作为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设有丰富的研究生专业。其中包括工程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众多学科门类。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也是江苏省内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地,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个专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摇篮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飞行器设计及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其他高校
此外,江苏省内的其他高校如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等也拥有丰富的研究生专业,涉及教育学、心理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
总体来说,江苏省内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专业涵盖了理工科、人文社科、医学、农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选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到有意向在江苏攻读研究生的同学,为他们选择合适的专业提供一些参考。
九、2022年高校研究生招生情况分析:哪些高校招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和推动学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研究生招生的基本情况
每年,各大高校都会开展研究生招生工作,不同高校的招生政策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有一些共性。首先,研究生招生是基于全国范围内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简称考研成绩)来进行的。考研成绩是衡量研究生申请者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此外,一些高校还会结合申请者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学术成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哪些高校招研究生?
全国的高校中,有许多都设有研究生教育项目。这些高校包括了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农林科大、医科大学等等。只要符合各高校的招生要求,申请者就有机会被录取为研究生。
其中,一些中国顶尖的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对研究生的招生较为严格。这些高校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质的科研资源,是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心。除了这些综合性大学,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高校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也在研究生教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当然,不同高校的招生政策和录取要求可能有所不同,有些高校可能特别注重申请者的专业背景和科研能力,而有些高校则更注重考研成绩。申请者在选择报考高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优势来确定适合的高校。
如何选择适合的高校?
在选择适合的高校时,申请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
- 排名:关注高校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的排名情况,选择名列前茅的高校。
- 专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该领域内知名的高校。
- 教师团队:了解高校的师资力量,包括是否有知名教授和导师资源。
- 科研平台:关注高校的科研平台和实验室条件,这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 就业与发展:考虑高校的就业与发展前景,包括就业率、就业岗位的竞争力等。
总结
在2022年的研究生招生季,各个高校都将进行研究生招生工作。申请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背景及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来选择合适的高校进行申请。通过攻读研究生,申请者将有机会接受更高水平的学术培养,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对您了解哪些高校招研究生有所帮助。
十、我国天然气资源储量——数量和分布情况
我国天然气资源储量——数量和分布情况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城市供暖和发电等领域,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我国天然气资源储量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1. 我国天然气资源储量数量
截至目前,我国已探明的天然气资源储量达到{X}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前列。其中,陆域天然气资源储量为{Y}万亿立方米,占总储量的{Z}%;海域(包括南海、东海、渤海等)天然气资源储量为{A}万亿立方米,占总储量的{B}%。
我国天然气资源储量数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在勘探开发领域的不断投入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尤其是在近年来,我国陆域和海域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使我国的天然气产量实现了快速增长。
2. 我国天然气资源储量分布情况
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北方盆地和东海沿海等地区。
2.1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是我国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包括四川盆地、重庆地区、云南地区和贵州地区等。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和优越的地质条件,是我国天然气产量的主要来源。
2.2 北方盆地
北方盆地是我国天然气资源的重要分布区域,包括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燕山地区和松辽盆地等。这些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但蕴藏的天然气资源储量巨大,对我国天然气产量的贡献不可忽视。
2.3 东海沿海
东海沿海地区也是我国天然气资源的重要分布区域,主要包括渤海湾、杭州湾和台湾海峡等。这些地区的天然气资源丰富,离岸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天然气产量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虽然我国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方面,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地理条件和技术难度限制了天然气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另一方面,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模式亟待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天然气资源,国家正在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投资,并加强对天然气领域的政策支持。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天然气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为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做出更大贡献。
感谢您阅读本文,通过阅读本文,您可以了解我国天然气资源储量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对于了解我国天然气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