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国家发布的关于新能源的政策有哪些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逐渐加重,不可再生资源的缺乏,油价的上涨等等问题的出现,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不光解决了油价上涨、还解决了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介绍。
2018年的补贴政策和2017年的补贴政策相比,关于纯电车的补贴规则都细分了很多。起步门槛提升到150km,在档次的划分上,和传闻一致,150km-250km划分成了两个档次,由此可见,国家也不再支持不适合我们出行要求的短续航产品。那些超过250km的车型,也分别设有了250—300km、300—400km、450km以上三个档位,想要拿足够的补贴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而超过450km的车型,在补贴的额度上,还有了明显的提升。
现在时期,是国家提倡新旧功能转换,并提档增效的关键期,也是在为了实现2020年“200万辆/500万辆”目标的冲刺阶段。我们也可以从今年的补贴方案中看出来,这是在对相关产业在进行一个指导思想和影响的趋势,也是为了后续的发展,这是十分重要并且意义重大的一个时刻。
我们也可以从下图中看出来,在分阶段过渡期间,新标准在纯电动车上,不仅补贴更加细化,补贴门槛有提高,但补贴的金额有降低也有增加。
而关于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正常维持不变,只要高于或者等于300km的续航里程,就能拿到全额补贴。而插电混动车方面,包括增程式的车型,单纯使用电动续航的,里程都已超过50km,但是在新政策中,补贴和之前相比,降低了2000元。
通过这一新政策,相信大家也不难看出,国家的目的目前就是鼓励汽车企业多研发出新的新能源产品,不仅要水平更高,续航能力方面也要更加的强。而技术水平较低、还不怎么实用的产品,也在讲支持力度降到最低,以此督促车企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
看了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新政策也有所了解了。新能源汽车将会是未来的主流,燃油汽车也会慢慢退出我们的生活,相信新能源汽车一定会越来越好。
二、谁能知道国家对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有什么支持政策,最好有具体的数据,谢谢拉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日前下发《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国家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电量给予补贴,补贴资金通过电网企业转付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单位。
据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享受金太阳示范工程补助资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的项目不属于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范围。光伏电站执行价格主管部门确定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不属于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范围。
另外,补贴标准将综合考虑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发电成本和销售电价等情况确定,并适时调整。具体补贴标准待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后再另行发文明确。
除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资金外,光伏电站、大型风力发电、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补贴资金继续按《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建〔2012〕102号,以下简称《办法》)管理。 据悉,中央财政将据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发电量,按季向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及地方独立电网企业所在省级财政部门预拨补贴资金。电网企业根据项目发电量和国家确定的补贴标准,按电费结算周期及时支付补贴资金。而具体支付办法则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地方独立电网企业制定。
三、新能源技术国家重点支持了那些?优惠政策是什么?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
1、太阳能
(1)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包括新型高效、低成本的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及热水器建筑模块技术;太阳能采暖和制冷技术;太阳能中高温(80-200℃)利用技术等。
* 简单重复生产的产品除外。
(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 简单太阳电池组件的封装和低水平的重复性生产除外。
(3)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高温(300-1500℃)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产品和工程开发,包括塔式热发电,槽式热发电,碟式热发电和菲涅尔透镜聚光式太阳能热发电等。
2、风能
(1)1.5MW以上风力发电技术
适应中国气候、复杂地形条件的1.5MW以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总体设计、总装技术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等。
(2)风电场配套技术
风资源评估分析、风电场设计和优化、风电场监视与控制、风电接入系统设计及电网稳定性分析、短期发电量预测及调度匹配、风电场平稳过渡及控制等技术。
3、生物质能
(1)生物质发电关键技术及发电原料预处理技术
包括直燃(混燃)发电系统耦合技术,蒸汽余热回收技术,热效率≥85%、燃烧过程不结渣、不产生新污染,具有广泛原料适应性的生物质直燃发电装置;能保证生物质在燃烧设备中充分燃烧的原料装卸、输送技术,能有效分离生物质中的Cl等腐蚀性物质的预处理技术等。
(2)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加工成型技术
吨成型燃料的加工过程能耗低于80Kwh/t,成型燃料密度1~1.4g/cm3,水分小于12%,加工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物质致密加工成型技术。包括木质纤维碾切搭接技术,成型模板设计技术,一体化、可移动颗粒燃料生产设备的系统耦合技术等。
(3)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技术
热效率≥85%、不结渣、废气符合排放标准的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技术与装置等。
(4)生物质气化和液化技术
(5)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生产技术
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包括非粮(糖)的甜高粱、薯类原料生产的乙醇,以及用非食用油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
甜高粱生产乙醇技术包括原料保存技术,高效产乙醇菌种的筛选与构建技术,快速固体发酵技术与机械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装置;低能耗的高粱秆榨汁、保存与发酵技术;发酵时间≤48小时,糖转化率≥92%,乙醇收率≥90%(相对于理论值),吨燃料乙醇能耗≤500Kg,水耗≤5吨,无废水排放。
薯类淀粉原料生产乙醇技术包括无蒸煮糖化技术、浓醪发酵技术、纤维素利用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发酵时间≤60小时,糖转化率≥95%,乙醇收率≥92%(相对于理论值),吨燃料乙醇能耗≤500Kg,水耗≤8吨,废水COD≤100ppm。
非食用油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技术包括超临界、亚临界、共溶剂、固体碱(酸)催化、酶催化技术与装置;生物柴油收率≥99.6%(相对于理论转化率),甘油纯度≥99%,吨生物柴油水耗≤0.35吨,能耗≤20Kg标煤。
(6)大中型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加工成型设备能力≥500Kg/h,沼气装置日生产能力≥1000M3,甜高粱燃料乙醇厂生产能力≥5万吨/年,薯类燃料乙醇厂生产能力≥10万吨/年,生物柴油厂生产能力≥3万吨/年。
4、地热能利用
高温地热能发电和地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包括:地热采暖,地热工业加工,地热供热水,地热养殖、种植,地热洗浴、医疗等;以及利用地源热泵实现采暖、空调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