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生产者是促进生物圈的什么循环???是物质吗??不确定~
是物质循环、我们老师讲过这道题、
二、大家怎么保护新能源?详细点儿。
应该这样表述:努力节约传统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首先搞清楚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概念。传统能源就是太阳赐予人们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风力,和太阳光照,这就是传统能源。新能源是指非太阳能产生的能源,即物质内部的粒子运动裂变产生的能源。
三、我的低碳生活(小学六年级作文)
节能减排,从我做起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我们身为一名中学生,虽然不能为此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要尽一份力。你可能会问了:我们这些学生能做些什么呢?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举动,就能做到节能减排,而这一点一滴汇聚在一起,就能为节能减排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举几个例子,大家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这一点。 如果全国照明灯具全部改换成节能灯,那么全国一年可节电约600亿度;如果13亿中国人每人少用一双一次性木筷,一张白纸,一张贺年卡,全国加起来将相当于保护多大的一片森林!所以赶快行动起来,节能减排不能只是喊口号,必须付以实际行动才行。因为地球母亲已经快承受不起人类对她的破坏了。
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也只有一个,我们在的向她索取的时候,她从来没求任何回报。可是现在,我们的母亲地球,在我们人类的过度索取之下,已经满目疮痍了。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悲伤的事情,母亲从来不会怪自己的孩子,可是人类如果继续下去,一定会受到自然法则的制约。赶快行动起来,亡羊补牢,犹为未晚。
说了那么多,也应该讲讲具体我们能做些什么。如果你家离学校不是很远,请你选择骑自行车或是步行上学;短途旅行请选择火车而不是飞机;假若你家有长期不用的电器,如电视机、空调或者充电器,请拔掉这些电器的电线;如果一个小时不使用电脑,请关掉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洗澡时动作快一点,尽量缩短洗澡的时间;洗脸时用盆子打一盆水洗,而不是任由水龙头放水,自己用手捧着水洗;随手关掉水龙头……这些都是简单易行的举动,却能减少能源的消耗。
废物利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节能减排的效果。比如纸和卡纸板等有机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从超市里买回来的塑料袋可以重复使用,我还是提倡大家使用环保袋。家里有什么废物,可以通过你灵巧的双手变废为宝那就更好了。总之,节能减排我们大家能做许多,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地球母亲的身子已经越来越虚弱了,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而现在我们只能尽力补救,而且必须补救。让我们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对地球母亲的呵护,节能减排,做低碳生活的小使者。大家共同努力,一定会使地球母亲再次活力焕发。
节能减排,从我做起!
四、如何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保持可持续发展
你的问题问的有点广,因为能源包括的太多。不过总的来说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我们的生活和发展都离不开能源(这里应该多指化石、天然气等),但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发展而无节制的开发,不能吃祖宗的粮,断后代的生路!应该合理对能源开发和利用,坚持科学展观,法律上制定相关的法律,对乱开采的人实施严厉惩罚。科技上要努力去开发可再生、绿色无污染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氢气等等)。教育上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更多人才去开发新能源啊!提高国民素质,减少资源浪费!)从多方面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手打的速度有点慢,希望能及时帮助到你!如果是试卷上的问题,你可以去掉第一句后在回答,相信聪明的你能通过我的回答得到灵感!祝你好运!!!)
五、制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化石燃料有限的储量使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同时其燃烧产物被排放到大气中加速了温室效应。氢气具有含量丰富、燃烧热值高、能量密度大、热效率高、清洁无污染以及输送成本低以及用途广泛等优点川,被认为最有可能成为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具有转化率高、可再生和无污染等优点。与传统制氢方法相比,生物制氢技术的能耗低,对环境无害,其中的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介绍了厌氧发酵生物制氢技术的方法和机理,分析了生物制氢的可行性,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全球石油储量不断减少。最新研究表明:按目前全球消费趋势,球上可采集石油资源最多能使用到21世纪末。石化、燃煤能源使用,还带来严重大气环境污染,人们日益感觉到开发绿色可再生能源急迫性,研究和开发新能源被提到紧迫议事日程。2000年7—8月美国《未来学家》杂志刊登了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专家对21世纪前10年内十大科技发展趋势预测,其中第二条是燃料电池汽车问世,福特和丰田公司实验性燃料电池汽车将2004年上市。第九条是替代能源挑战石油能源,风能、太阳能、热、生物能和水力发电将占到全部能源需求30%。这两条实际上都是新型能源开发利用。我国“十五”国家重点开发技术项目中也将新型能源开发利用放极为重要位置。目前,人们对风能、太阳能开发已经有了相当研究,并已到了进行加以直接使用阶段,生物能研究也取了重要进展,如何将所获能量储存起来,如何将能量转化为交通工具可利用清洁高效能源,是一亟待解决重要课题。 内容摘要
2生物制氮技术研究进展
2.1传统制氢工艺方法
传统制氢工艺方法有:电解水;烃类水蒸汽重整制氢方法及重油(或渣油)部分氧化重整制氢方法。电解水方法制氢是目前应用较广且比较成熟方法之一。水为原料制氢工程是氢与氧燃烧生成水逆过程,提供一定形式一定能量,则可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提供电能使水分解制氢气效率一般75%-85%。其中工艺过程简单,无污染,但消耗电量大,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前电解水工艺、设备均不断改进,但电解水制氢能耗仍然很高。烃类水蒸汽重整制氢反应是强吸热反应,反应时需外部供热。热效率较低,反应温度较高,反应过程中水大量过量,能耗较高,造成资源浪费。重油氧化制氢重整方法,反应温度较高,制氢纯度低,利于能源综合利用。
2.2新型生物制氢工艺发展
氢气用途日益广泛,其需求量也迅速增加。传统制氢方法均需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能源,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生物制氢技术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已世界上引起了广泛重视。如德国、以色列、日本、葡萄牙、俄罗斯、瑞典、英国、美国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该项技术进行研究开发。近几年,美国每年生物制氢技术研究费用平均为几百万美元,而日本这研究领域每年投资则是美国5倍左右,,日本和美国等一些国家为此还成立了专门机构,并建立了生物制氢发展规划,以期对生物制氢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使21世纪中叶使该技术实现商业化生产。日本,由能源部主持氢行动计划,确立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世界范围能源网络,以实现对可再生能源--氢有效生产,运输和利用。该计划从1993年到2020年横跨了28年。
生物制氢课题最先由Lewis于1966年提出,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引起了人们对生物制氢广泛关注,并开始进行研究。生物质资源丰富,是重要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可气化和微生物催化脱氢方法制氢。生理代谢过程中产生分子氢,可分为两个主要类群:
l、包括藻类和光合细菌内光合生物;Rhodbacter8604,R.monas2613,R.capsulatusZ1,R.sphaeroides等光合生物研究已经开展并取了一定成果。
2、诸如兼性厌氧和专性厌氧发酵产氢细菌。目前以葡萄糖,污水,纤维素为底物并不断改进操作条件和工艺流程研究较多。中国此方面研究也取了一些进展,任南形琪等1990年就开始开展生物制氢技术研究,并于1994年提出了以厌氧活性污泥为氢气原料有机废水发酵法制氢技术,利用碳水化合物为原料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该技术突破了生物制氢技术必须采用纯菌种和固定技术局限,开创了利用非固定化菌种生产氢气新途径,并首次实现了中试规模连续流长期生产持续产氢。此基础上,他们又先后发现了产氢能力很高乙醇发酵类型发明了连续流生物制氢技术反应器,初步建立了生物产氢发酵理论,提出了最佳工程控制对策。该项技术和理论成果中试研究中到了充分验证:中试产氢能力达5.7m3H2/m3.d,制氢规模可达500-1000m3/m3,且生产成本明显低于目前广泛采用水电解法制氢成本。
生物制氢过程可以分为5类:
(1)利用藻类青蓝菌生物光解水法;
(2)有机化合物光合细菌(PSB)光分解法;
(3)有机化合物发酵制氢;
(4)光合细菌和发酵细菌耦合法制氢;
(5)酶催化法制氢。
目前发酵细菌产氢速率较高,对条件要求较低,具有直接应用前景。但PSB光合产氢速率比藻类快,能量利用率比发酵细菌高,且能将产氢与光能利用、有机物去除有机耦合一起,相关研究也最多,也是最具有潜应用前景方法之一。生物制氢全过程中,氢气纯化与储存也是一个很关键问题。生物法制氢气含量通常为60%-90%(体积分数),气体中可能混有CO2、O2和水蒸气等。可以采用传统化工方法来,如50%(质量分数)KOH溶液、苯三酚碱溶液和干燥器或冷却器。氢气几种储存方法(压缩、液化、金属氢化物和吸附)中,纳米材料吸附储氢是目前被认为最有前景。
2.3目前研究中存问题纵观生物技术研究各阶段,比较而言,对藻类及光合细菌研究要远多于对发酵产氢细菌研究。传统观点认为,微生物体内产氢系统(主氢化酶)很不稳定,进行细胞固定化才可能实现持续产氢。,迄今为止,生物制氢研究中大多采用纯菌种固定化技术。
,该技术中也有不可忽视不足。首先,细菌包埋技术是一种很复杂工艺,且要求有与之相适应菌种生产及菌体固定化材料加工工艺,这使制氢成本大幅度增加;第二,细胞固定化形成颗粒内部传质阻力较大,使细胞代谢产物颗粒内部积累而对生物产生反馈抑制和阻遏作用,使生物产氢能力降低;第三,包埋剂或其它基质使用,势必会占据大量有效空间,使生物反应器生物持有量受到限制,限制了产氢率和总产量提高。现有研究大多为实验室内进行小型试验,采用批式培养方法居多,利用连续流培养产氢报道较少。试验数据亦为短期试验结果,连续稳定运行期超过40天研究实例少见报道。即便是瞬时产氢率较高,长期连续运行能否获较高产氢量尚待探讨。,生物技术欲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尚需多年努力。
3、展望氢是高效、洁净、可再生二次能源,其用途越来越广泛,氢能应用将势不可当进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氢能应用日益广泛,氢需求量日益增加,开发新制氢工艺势必行,从氢能应用长远规划来看开发生物制氢技术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开发中国生物制氢技术需要做到以下政策和软件支持:
(1)励大宣传。人是生物能源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有必要舆论宣传加强人们对生物能源认识;
(2)加大政府投资和扶持。新生物能源初始商业化阶段要进行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3)借鉴国外经验。充分调动方和工业界积极性八
(4)加强高校对生物能源教育及研究。人们对生物能源认识不断加深,政府扶持力度加大和研究深人,生物制氢绿色能源生产技术将会展现出它更大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
本文出自:广州灵龙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制氢、氢燃料电池(www.liong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