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能源产业在西部的发展如何?
中利腾辉研究部讲解道;西部地区是再生能源最丰富的地区,承担着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的重任。发展这个新兴产业,西部地区完全可以走在前面,甚至率先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既定目标。发展清洁能源,是一场世界性的变革,西部地区应及时调整战略,跟上世界的潮流。
二、西部地区最具潜力开发的可再生资源是什么? A:水能 B:风能 C:地热
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 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 世界风能的潜力约8811亿千瓦,因风力断续分散,难以经济地利用,今后输能储能技术如有重大改进,风力利用
三、西部地区最具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是什么
风能 太阳能 和水力资源
四、青藏,西北太阳能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青藏地区太阳能开发利用有两个问题。
一是交通和基础设施不足。适合开发太阳能的地区一般都比较偏远,大都为荒漠化土地或高海拔地区,地广人稀,甚至是无人区。这类地区没有道路,没有城镇,在太阳能开发利用中存在建设不易、生活不易、维护不易的问题。
二是发出的电难以送出。不论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还是光热发电,由于地处偏远,没有电网覆盖,发出的电难以送出,存在弃光现象。
五、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好西部的能源资源
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优化产业布局。能源的开发利用应充分考虑资源赋存条件,实现产业布局与资源赋存相协调。目前,国家规划了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综合能源基地,重点围绕五大基地进行科学布局,依托自身资源条件,建立不同的开发时序和发展层次,形成差异化发展。以山西为例,虽然煤炭资源富集,但煤种各异。晋中、晋东南以优质炼焦煤、无烟煤为主,应重点发展焦炉煤气、冶金或化工产业;若用于发电,不仅成本高,且难以体现资源的稀缺性。晋北煤炭资源均为动力煤,更适宜建设大型煤电基地,特别是煤矸石发电。而现实情况是,晋南电厂面临地处资源富集区却烧不起煤的尴尬局面,必须下大气力改变这种不合理的产业布局。
建立以产业集聚区为节点的产业布局体系。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点轴”系统是典型的产业布局形式。通过基础设施,将快速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点”连接形成“轴”,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区域发展的“经济带”。比如,内蒙古沿黄经济带发挥鄂尔多斯盆地的资源优势和沿黄城市临近水源的区位优势,将能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辐射能力向周边扩散,形成相应的能源加工、转化、消费和服务市场,呈现出以能源工业为轴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既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更提供了科学利用资源的范例。
以最优的输能方式支撑产业布局的优化。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呈逆向分布,“西能东送”的总体局面不会改变。近年来,远距离先进输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产业布局优化创造了条件。以特高压输电为例,鄂尔多斯煤炭产区输电到京津冀鲁、华东、华中四省的落地电价,均低于输煤在当地建厂的上网电价,因此,鄂尔多斯的能源输出应优先鼓励输电。
六、我国西部地区太阳能,地热能,风能丰富的原因有哪些?
西部地区地处西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是火山地震活动多发地带,且云贵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上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亚欧大陆和南亚次大陆的版块交界处,因此底下火山和熔岩活动更加频繁,而地热能恰恰正是地下的岩浆活动所散发的热量而著称,因次在这种条件下,地热能就相当丰富了。总所周知,风的产生是因为气压间的变化,由高压流向低压的气流就产生了风。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由地形产生了高原气候(高压)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却是在低压控制范围内。所以气流由高原向四周地势低处流动,这就是西部地区高原多风的原因,风多,风大,风能资源自然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