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车好还是汽油车好?
先说说汽油机的优点,主要有转速高,质量轻,工作噪声小,启动容易,制造和维修费用低等特点,而不足的地方就是燃油消耗较高,因而燃油经济性较差。
而柴油机比汽油机的优点具有功率大,寿命长,动力性能好,排放低(比汽油低45%)的特点,近年来,柴油发动机采用涡轮增压、中冷、直喷、尾气催化转换和颗粒捕集器等先进技术,柴油发动机汽车的排放已达到欧III、欧IV排放标准。在欧洲,柴油轿车比较普及,随着环保与节能可持续发展的严格要求,今后汽车,特别是柴油小轿车将是一个发展趋势。
随着新型柴油发动机的发展,优点比之汽油机已经是犹有过之,我以路虎第四代发现柴油车型2.7L TDV6引擎 为例吧。这款采用新型技术的发动机的主要特点包括:
1,致密石墨铸铁(轻巧,低噪)——TDV6是第一款量产柴油发动机中采用致密石墨铸铁(CGI),这使得发动机小巧而轻便。而致密石墨铸铁天生的硬度同时也增加了发动机的耐用性并减少了噪声。
2,新一代高压共轨柴油直喷技术(低排,高效)——尽管共轨柴油发动机不是新产品,但第四代发现所配备的柴油发动机的喷射燃油时的压力特别高,达1,600 帕。燃油喷射口直径和头发丝一般,产生压力极大。较高的喷射压力同时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并有助于降低其排放。
3,压电喷油器(动力强,扭距优秀)——压电喷油器控制喷油的量和喷油正时。压电喷油器是燃油喷射的最前沿技术,它保证更大、更精确容量燃油能以比其他燃油喷射快两倍的速度进行喷射。其结果是动力与扭矩的大幅提升。
4,双喷射(低噪,高效,低排)——压电喷油器的高速运转允许在正式进行燃油传输前,先行输送小量的燃油--试喷射。试射保证了更流畅的动力传输并增加了燃油的纯度。压电喷油器降低了其他柴油发动机上明显的噪声及振动的缺陷,同时提高了燃烧效率。因此输出功率增加而排放与燃油消耗降低。
其中还有柴油微粒催化过滤来帮助显著减少尾气排放等等,同时,该款发动机配有涡轮增压器,不仅优化了高低速扭距,还提供可靠性,更好的提高性能。
带有涡轮增压的柴油发动机的优势:
1功率与扭力:涡轮增压提供更高的压力提升,从而获得比机械增压更大的动力输出峰值。
2效率:涡轮增压并不是由发动机机械驱动的,所以并不会产生功率的损耗。
3成本: 涡轮增压的成本比机械增压低。
总结一下:就是低排,高效,低噪,高扭矩,动力好,耐用性强。。
农业生产中提倡秸秆还田的优点是?
机械化秸秆还田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它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抛洒于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从而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增加土壤有机质,增肥地力。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及硫等元素,这些正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无素。据测定,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如按每公顷还田秸秆15t计算,则可增加有机质2250kg/hm2。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秸秆6亿t,其中含氮300多万t,含磷70多万t,含钾700多万t,相当于我国目前化肥施用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可见农作物秸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付之一炬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改善土壤环境,改造中低产田。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能源物质,还田后生物激增,土壤生物活性强度提高,接触酶活性可增加47%。随着微生物繁殖力的增强,生物固氮增加,碱性降低,促进了土壤的酸碱平衡,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此外,秸秆还田可使土壤容量降低,土质疏松,通气性提高,犁耕比阻减小,土壤结构明显改善。
形成有机质覆盖,抗旱保墒。秸秆还田可形成地面覆盖,具有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储存降水和提高地温等诸多优点。据测定,连续六年秸秆直接还田,土壤的保水、透气和保温能力增强,吸水率提高10倍,地温提高1~2°。亩玉米秸秆还田后相当于增施硝氨35kg、磷肥375kg、磷酸钾307.5kg,若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使小麦、玉米平均增产10%~20%。这些数据在我区和村镇董家庄村试验田已得到充分证实,并连续推广230hm2。
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由于根茬粉碎疏松和搅动表土,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能,破坏玉米螟虫及其它地下害虫的寄生环境,故能大大减轻虫害,一般可使玉米螟虫的危害程度下降30%。
省工增产、争抢农时。一般情况下,机械化秸秆还田的作业成本仅为人工还田的四分之一,而工效可比人工还田得高40~120倍,还可增产增收。因此,机械化秸秆还田是大面积实现以地养地、建立高产稳产农田的有效途径。
优化环境、防治污染。机械化秸秆还田使秸秆中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长期以来农民大量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作为环保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是目前国家重点推广实施的农业新技术这一。
秸秆还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没有采用有效的还田措施,致使耕地连年种植不得休闲,土壤养分得不到及时补充,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农业生产始终处于种大于养、产大于投的掠夺式经营状态。由于化肥的施用量占用肥总量的比例过大,土壤有机质没有得到及时补充,造成土壤板结地力衰退,农作物营养不良和病虫害多的严重后果,因此秸秆还田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尚未付清力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应采取的措施
尽管秸秆还田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及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还田后的秸秆不易腐烂,影响下茬播种质量;有些农民对秸秆还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长期效益观念;秸秆还田机具价格偏高、利用率低等,使推广该项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保证秸秆还田技术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纠正长期单纯依赖化肥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改变落后习惯,逐步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机械秸秆还田带来的好处,提高广大农民开展机械化秸秆还田的自觉性。
加强领导,增加力度,采用强有力的行政和法律措施,对焚烧秸秆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各级政府要把推广秸秆还田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高到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绿色农业的高度来抓,为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大投入,优化机制。农机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大力支持。加大行政推动力度,疏堵结合,以堵促疏。建立以国家为导向,农民和农村集体投资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投资新机制。采取小麦联合收割机、脱粒机、玉米铁茬播种机的发展模式,鼓励个人投资购机,协调有机户为无机户服务,开展跨区作业,这样既节省了大量资金,又大大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
选准机型,加快推广。组织科研和生产等部门联合进行技术攻关,搞好机械的对比试验和选型定型,不断反馈信息,加强机型的研制改进,加快适销对路秸秆还田机的推广应用。
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少、免耕技术,使秸秆还田技术成为少、免耕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良性发展的农业耕作制度,满足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配套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区目前推广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有以下几种作业形式:
玉米联合收割机配套旋耕机作业
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一次性完成秸秆切割、输送、摘穗集箱、秸秆还田作业后再使用旋耕机旋耕除茬2~3遍,整地区即可播种小麦。
人工摘穗后的直立秸秆,用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旋耕机旋耕除茬后播种。
人工摘穗后割倒秸秆,用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秸秆切碎机切碎成堆,盖土腐化后,铺撒还田、耕翻播种。
以上三种作业形式都存在不能除茬的问题,尽管使用旋耕机除茬,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由于受地块和资金的限制,玉米联合收割机作业费用较高,用户使用不积极,致使有机户收入欠佳,削弱了购机户的积极性。
由于各级政府禁烧秸秆工作的力度加大,目前小型玉米秸秆还田机的使用正热,但仍有粗放经营者把秸秆付之一炬。
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阶段玉米秸秆还田工作仍要以中小型为主、在中小型并存、人机畜并用的方式开展。
随着各级政府禁烧秸秆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旧的观念意识逐步转变,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秸秆还田配套作业机具进一步改进,机械化秸秆还田这项既培肥地力、又减少环境污染、利国利民的农业技术是具有很广阔的推广前景的。